适宜大班幼儿民间音乐游戏的教育与研究结题报告——孙桂华
海安县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适宜大班幼儿民间音乐游戏的教育与研究
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幼儿园 孙桂华
民间音乐游戏来源于民间,是劳动人民从长时间的实践中得来的,它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内容生动活泼,轻松,且伴有节奏,儿童边走边唱,简便易行、易学易会,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民间游戏贴近生活,风格鲜明。它能够比较形象的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一、课题研究现状及背景
目前许多幼儿园及家庭重视音乐技能培养,而轻视音乐游戏对幼儿所起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一些好的民间音乐游戏越来越被教师遗忘。目前存在民间音乐游戏开发少,音乐游戏形式单一等现状。民间音乐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应该继承和发扬。旨在通过开发民间音乐游戏,进一步探索民间音乐游戏与教育的关系,进而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民间音乐游戏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企及的优势,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
民间音乐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民间音乐游戏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生活常规培养中,孩子对老师的指令有时不能很好的接受,但是民间音乐游戏却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民间音乐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现代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不善于和他人交流合作。音乐游戏中生活情境的运用,给课堂带来生机,带来欢乐。
另外,在民间音乐游戏中,还能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民间音乐游戏来源于生活,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也是劳动人民从长时间的实践中得来的,它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迎合了儿童的特点,有着广泛的趣味性,内容生动活泼、轻松,且伴有节奏。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口令,儿童边玩边唱,情趣盎然,使之始终沉溺在欢乐之中。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搜集本地常见的民间音乐游戏,并对音乐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使民间音乐游戏成为本园的特色课程。
2.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通过民间音乐游戏,促进幼儿在体能、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3.通过此课题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教育水平以及创新能力。
4.通过幼儿在民间音乐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幼儿的特长,促进人才进一步的发展。
5.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成为课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五、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计划一年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1.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
制定本次课题实施方案、相关制度、建立课题组、任务分工,对本地民间音乐游戏进行初步的调查、收集、筛选和整理。
这一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音乐游戏资料的收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有关于民间音乐游戏的现状,为课题提供理论指导。
2.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5年6月)
(1)把收集、筛选、整理得到的民间音乐游戏,运用到课程的内容中。
(2)改编、拓展民间音乐游戏。
(3)民间音乐游戏的形式、途径和方法的指导实践研究。
(4)整理民间音乐游戏开展过程中典型的游戏方案、案例、论文。
本阶段采用(1)观察法:观察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并记录下来,便于游戏的进一步开展。(2)谈话法:通过和幼儿平等聊天的方式,了解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一些想法,以便及时调整游戏。
3.总结阶段:(2015年7月——2015年8月)
(1)归纳整理资料。
(2)撰写游戏实践中实施经验总结。
搜集完善资料,统计分析、归纳整理;提交结题鉴定表。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六、课题研究成果
1. 县优秀活动案例《有趣的民间游戏》获三等奖;
2. 市优秀教育论文《让音乐伴随孩子成长》获三等奖;课题组成员整理在研究过程中个案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装订成册。
3. 撰写文章《乘着音乐的翅膀快乐徜徉》发表于幼儿教师参考用书。
4.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