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师爱,魅力师魂”-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我认为说得很有道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群3-6岁的孩子,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爱,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在一线的幼儿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我们的工作是琐碎、平凡的,正是在这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用我们的爱润物细无声。倩倩是我教过一名小姑娘,她自控能力弱,对学习好像缺少兴趣,每次学的东西都不能掌握,但是她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一天早晨入园时间,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进教室了,他们一来就钻进了自己喜爱的区角里玩了起来,不一会儿倩倩来了,她看到小朋友们都在玩,就向表演区方向走去,我以为她要到金色童年相馆玩(她平时比较喜欢参加),就把目光移到门外,继续迎接小朋友的到来,当我再用目光搜寻她身影的时候,发现她一个人正在为所有小朋友把椅子从桌子上搬下,神情专注。晨间谈话时,我针对倩倩这一行为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进行了表扬,并奖励她一枚贴画,这下小家伙可高兴坏了,一整天都比较的乖,做事积极。在这以后我感觉到我对小朋友说什么,或总结幼儿活动表现怎样时,倩倩总是听得很认真,乞盼我再一次的表扬。于是一连几天我都认真地表扬了她,然后就发现倩倩小朋友作业、吃饭、睡觉等都有了进步,但这其中,她有时还会控制不住自己,每当这时我只是用目光示意她、提醒她,或假装视而不见,忽视她的缺点,在看见她有进步时又努力表扬她。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星期,她的表现越来越好了! 孩子有时不需要我们细数他们身上的不足,而是要我们发现和表扬他们的优点,让他们真的从心底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从而树立自信。对于正在转变中的孩子,适当地忽略他们还没有完全转变好的坏习惯,而强化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会成为他们转变过程中的强心剂,让他们有时间朝着好孩子的方向逐步前进。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迟缓;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不善言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和成长需要,学会尊重他们,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不能用预定的目标去衡量、判断每一位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与孩子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与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
马晓丽
用户登录